作者:背心 【把本文放到收藏夹】
首先感谢BT、emule、YYets....,因为如果没有BT,没有电驴,各个美剧组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拥有着满腔无私奉献之心的兄弟们,我将无法体会《24小时》的刺激,《越狱》的惊险,《LOST》的迷茫,《HOUSE》的幽默,《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》的惊艳...,当然,也不会看到今天要说到的这部《南京!南京!》。
虽然从影片宣传的开始,对于影片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,毕竟南京这个题材对于中国人来说,实在是过于的沉重。作为一年青年一代的导演陆川,拍这样一个片子,一定是有过深思熟虑的。不过就商业来说,陆川拍南京的题材,已经成功了!
看在真正看片之前,从网络上、电视上多多少少都听到一些的声音,有些人说是这是一部如何爱国的电影,有些人说电影又是如何的垃圾,有些人说上映时影院的气氛如何沉闷,有些人说这部电影好象在美化着什么人...总之,夸的和骂的,扔砖头的和打酱油的,躲猫猫的和府卧撑的,大家百家争鸣,搞得口水乱飞,网上网下好不热闹。
热点就是热点,关注度高了,票房就一定会好,事实就摆在眼前。
我是带着一些的偏见来看这部电影的,所以在电影的整个过程中非常刻意的寻找着支持自己偏见的佐证,结果一无所获。
冷静思考之后,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---《南京!南京!》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。
理由如下
1、如果把故事题材放到一边或是换成别的国家的故事,可能更容易让人们去读懂电影中真正要表达的意思,甚至从剧中表达的人性角度来说,完全可以征战与各大顶级影展;
2、激烈的枪战场面、纪录片式的场景再现、科幻式的人性刻画,叠加在一起,就是一部拼凑起来的商业片而已;
3、我已经准备好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流泪,可惜,片中除了拉贝为难民一跪的感动之外,我甚至找不出影片中任何值得流泪的地方;商业片是不容易让人流泪的;
4、片中人数众多的大场面不算少,但是除了突显商业片的大规模、大投入,视觉震撼之外,好象也就是仅此而已;
想想看过的电影中,好莱坞的商业片很少让人流泪,当然《泰坦尼克》可能算是一个例外,港产片中,不管各大明星不管在片中如何动情,如何的生离死别、泪如雨下,观众印象最深的,还依然是无厘头的周星驰和不老情人刘德华。有道是国产片中的《焦裕禄》,无论何时何地,总能打动内心的感觉。
有些人把《南京》称作是中国的《辛德勒名单》,呵呵,我想这应该是媒体宣传期的炒作之词吧,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明白两部电影的根本区别。
记得东方卫视中播出的节目中说:在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们看来,像角川那样的日本兵当时是不存在的;而电影学院的专家也说,这部电影是个不及格的电影;
《南京》就是一部商业片,虽然内容是那么刺激中国人的神经,但是千万不要用带着回顾历史心态去看,否则心中无疑会出现许多奇怪的化学反应,就像抱着不键康的心态去看《色戒》一样,到头来故事与人物都已经记不起了,深入人心的只有那短短的几分钟激情片段而已。
PS:王晶的《金钱帝国》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片,讲的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前的故事,商业片不需要去评论与口水战,票房能说明一切。如果能用看《金钱帝国》的心态来看《南京》,相信你会有更多感触。
上一篇:山寨手机与手机陷阱
下一篇:没有了
新闻串烧
东说西说
微信圈子
关注互联网